杨桥镇位于临泉县城东15公里,S102、328交汇处,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居委会,1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1.6万人,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区位独特、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商贸繁荣的千年古镇,2014年被国家住建部、发改委等7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文化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前五七○年,楚国名将“百步穿杨”养由基在涎河两岸兴集,从涎河上修座大桥名养桥,养桥逐渐演变为杨桥,历史以来均在此设集,1949年正式设立为杨桥区,1992年确定为中心建制镇。古涎河孕育了春秋时期楚国名将养由基,明朝兵部尚书张鹤鸣,饮宴侯张泌,清朝一品武官、建威将军王建银等历史名人,镇域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代费子街遗址,有文昌阁、十二连塘、金鱼池、银鱼池、卧马坑、老坝口与贺胜台、西大寺等历史遗迹,现存的东岳禅院、古清真寺等古迹距今均有三百多年历史。起源于清道光年间、繁荣于清末民初的杨桥传统民间文化“肘阁”、“抬阁”表演艺术被安徽省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抬阁”艺术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抬阁”艺人刘文昌被文化部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肘阁抬阁”艺术团在2010年5月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开幕式表演,并参加了历届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表演。
地理区位独特。是连接阜阳、临泉、阜南、界首的枢纽,S102、S328在镇区交汇,东距阜阳市区45公里,西距临泉县城15公里,距阜新高速入口15公里。正在扩建的杨桥船闸,按IV级航道标准建设,年通航能力达628万吨,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全市、通达淮河、长江的航运枢纽;即将动工兴建的郑合高铁在杨桥镇区西2公里处设站,高铁线穿境而过;S328扩建工程将在镇区改道延伸跨越泉河,成为打通镇区交通主动脉的东二环路,全面提升了杨桥辐射带动能力。
生态水系发达。是安徽省生态乡镇,被誉为“皖北水乡”,泉河、涎河、界南河、阜临河在镇区交汇贯通,水源总量丰富,水体类型多样,且富集度高,四闸联控蔚为壮观,沿河有360亩三面环水的桃花岛、850亩的费子街生态湿地,泉河在镇域内曲折延绵9.2公里,千年古涎河最宽处达100米,共同形成了占地近3000亩的生态湿地系统,有近1/3是水面,使杨桥镇具备了独特的皖北水乡风情。全镇中小河流4条,大中沟12条,大小水塘41个,机井483眼,排涝站1处,涎河闸、泉河泄洪闸、泉河分洪闸、船闸等4座,小型涵闸11座。2013年,杨桥闸桃花岛水利风景区被省水利厅命名为首批10家省级水利风景区之一。
产业集聚发展。是省级植物油加工产业集群专业镇,围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了麻油、姜油、蒜油、脱水蔬菜、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全镇拥有规模以上企业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宝鼎粮油有限公司是国家芝麻油生产标准制定单位之一,其“盛和”品牌被评为“安徽省驰名商标”。2014年以来,规模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实施了盛源等姜油生产企业标准厂房建设和金泽食品企业蒜粒生产流水线技术改造工程,完成了姜油、麻油、蒜油“三油”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架构,其中姜油深加工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占世界份额的70%。镇域内杨家食品、金皖颍食品、冉升食品、百年老字号蜂蜜、喜旺缘食品、雪点食品等一批传统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冉升食品有限公司的“杨桥蝴蝶麻叶”获国家发明专利。2015年,为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镇优势,谋划建设了总占地1200亩的工业集中区,一期65亩土地已完成征收,致富路、创业路、新安路等3条按市政标准建设的道路正在施工,工程造价1500万元共1.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已完成立项、环评、初设等前期准备工作,即将招标建设,并已储备6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待入驻园区。
农业稳固推进。是农业部(小麦)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全镇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在全市率先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围绕“农业转身”的发展目标,根据交通区位、资源分布、产业特色等特点,规划建设占地2.3万亩的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已完成总体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专业规划,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实施,以“一带五区”空间布局规划,重点打造了沿S102线休闲生态观光农业体验带、粮食高产创建区、现代农业研发区、健康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和设施农业区。围绕提高现代农业效能,正在实施投资近5000万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综合整治项目、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千亿增粮项目和交通路网升级改造项目,安徽农业大学皖北实验站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一个集现代农业产业开发、科技研发、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仓储物流以及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将逐渐呈现出来。
城镇提质扩容。被定位为临泉县城次中心城镇。由上海复旦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占地4.2公里的城镇框架基本拉开,城镇发展方向为积极向东、跨S102适度向南发展,构建水、城共为一体的“一轴一环一心三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一轴”S102城镇发展轴;“一环”以泉河、涎河、阜临河、郭沟等形成的环绕镇区的滨河生态景观环廊;“一心”城镇综合服务中心;“三片区”工业集中区、城镇新区及桃花岛休闲旅游风景区。已形成三纵四横的城镇交通路网,城镇内道路、水、电、景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正按照“三通一平”和绿化、美化、亮化标准逐步进行。成立了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专业环卫保洁公司实行全天候保洁,建立健全了环卫保洁机制和垃圾收运体系,完成了街道墙体立面、店招规范和绿化提升。镇区内拥有省级示范职业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10所,幼儿园4所,教职工360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8820人,一级甲等医院1所,医务人员49人,床位80张,13个卫生室,医务人员72人,技术培训机构1所,文化活动中心1个,文娱广场3个,镇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为深入推进全国重点镇建设,今年以来,我镇把城镇化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新镇区建设作为城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规划新区建设用地76公顷,已完成一期2.02公顷的土地收储和二期2公顷土地报批工作,为城镇新区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商贸物流兴旺。自建国以来,杨桥一直都是临泉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地,拥有临泉最大的货运码头和物流仓储中心,杨桥当时的百货公司、中转站、煤建、棉花站、食品站、外贸公司、盐业公司等商贸物流公共服务单位一应俱全,至今仍保留有总占地300亩的规模。目前,全镇拥有注册个体工商户1130户,达利、金谷生活、好邻居、华亿等大型购物广场4家,超市、连锁店31个,建设有建材、服装、家具、农副产品等5个专业贸易市场,银行网点5个,农村淘宝网店规划12家,已开业4家,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在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文体等公共服务上辐射周边近30平方公里,成为临泉县域东部公共服务中心城镇。
旅游前景广阔。紧扣“千年古镇、皖北水乡、名人故里”的发展定位,积极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前期宣传推介和整体规划,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引进大型知名旅游企业开发经营。深入挖掘养由基故里、费子街遗址、古清真寺、东岳禅院、十二连塘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肘阁”、“抬阁”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原有历史风貌,依托泉河、涎河、界南河沿岸优美的自然风光、风景秀丽的桃花岛和“四闸联控”雄姿,分步实施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努力打造以寻访古迹、观光旅游、休闲垂钓、体验农业为一体,生态文化为内涵的旅游新亮点。
站在历史新起点,抢抓发展新机遇,谋划杨桥新蓝图。当前,杨桥正处于加快发展、富民强镇的机遇期,也处在大发展、大建设关键时期。为此,杨桥科学实施了工业集聚、农业转身、城镇提质、项目建设、旅游开发、平安创建等“六大发展战略”,积极做好水文章、古文章、业文章这三篇大文章,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依托全国重点镇和市县发展的大好形势,把系统规划实施好、把重点项目落实好、把工作机制完善好、把发展氛围营造好,努力把杨桥镇建设成为具有皖北水乡特色和千年古镇风貌的宜居宜业宜游临泉副中心城镇。
费子街遗址简介
费子街遗址在涎河汇入泉河西岸的杨桥集费子街村。高出河床3米,长300米,宽150米,总面积36000平方米,周围环水,中间有河流冲击形成的一条大沟,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迁徙途径地。在这里采集有石锛、陶网坠、陶纺轮等古代文物。属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的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对于研究地方历史等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如今,费子街遗址已成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连塘简介
杨桥集镇内原有形状各异的别致水塘十二个,分布集内各处。每相邻两塘间都修有砖桥一座彼此勾通,以保持各塘水位平衡,沿塘原有浓厚皖北建筑特色的居住楼群,故有“十二连桥(塘)”之称。恢复“十二连桥(塘)”、金鱼池、银鱼池等古迹景观,复古建设镇区街道及开发皖北宜居水乡具有极大的历史人文意义。
桃花岛简介
桃花岛位于分洪闸以西,泉河、涎河交汇处,占地360亩,原是泉河分洪岛,泉河河道在此处被一分为三。岛上遍植桃李杨柳,岛上桃园、梨园、柿园、竹园、花卉苗圃、苇塘等分布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建有凉亭木屋、休闲栈道等,并以桃园著称,是钓鱼划船、赏花品果、休闲避暑的好去处,每年接待周边游客达10万人次。2013年,杨桥闸桃花岛水利风景区被省水利厅命名为首批10家省级水利风景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