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魅力坟台;文明集镇,诗画之乡
安徽省太和县坟台镇位于太和县城东北42公里处,与本县倪邱镇、阮桥镇、桑营镇、二郎镇毗邻,北面与亳州市谯城区淝河镇、龙扬镇隔河相望。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历来商贸繁荣,物流兴旺,是方圆数十里影响较大的集镇。
坟台有“四特”。
一是名字奇特。坟台用作地名,起源于一种奇异的花,状如巴掌,无叶无根,时隐时现,一日三变,无以寻根,故名“无根花”。公元前253年,楚国娘娘得此奇闻,携太子前来赏花,太子不幸染病夭亡,便葬于此。为纪念太子,特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十月十五来此植树造墓、添坟祭奠,年复一年,世代相传,商贾云集,人群聚居,小镇因此而得名“坟台集”。
二是规模特殊。拥有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241个自然村,耕地面积近13万亩,人口10万人,是一般乡镇的3至4倍,是太和县农业第一大镇。
三是民族特色。在坟台镇东北部,教门、后曹两个自然村有集中居住回民267户、867人,该村命名为民族村,相比其他乡镇而言,更具有民族特色风情。
四是产业特色。坟台镇扶植1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流转土地6万亩,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示范园。为深入推进产业振兴,镇党委政府致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动员各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逐步改变“一麦一豆一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全镇种植果桑3900亩、中药材3000余亩、西瓜3000亩、瓜蒌360亩、辣椒2000余亩,返季节香椿100亩、花卉大棚12个、蘑菇大棚30个、葡萄大棚5个,成片造林6000亩。大力发展养殖业,不仅传统的猪牛羊兔、鸡鸭鹅鱼遍及村村户户,而且泥鳅、鸿雁、山鸡、鸵鸟等特种养殖繁星点点、争相夺目。
坟台镇曾荣获全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全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全省信访工作“三无”乡镇;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市信访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零上访乡镇;各项工作先后获得县级表彰。
坟台镇系安徽省“千年古镇”、森林城镇;阜阳市文明村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坟台唢呐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坟台镇因此被誉为“唢呐之乡”;“太和坟台元子制作技艺”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坟台纯绿豆粉皮制作技艺”系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坟台镇中心卫生院系二级综合医院,被命名为太和县第六人民医院。坟台商会、志愿者服务队均系全县优秀群团组织。
随着唢呐和元子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坟台镇形成了“元子飘香,唢呐悠扬,健康福地,共建共享”的特色品牌;随着荷花小镇的打造、森林镇村的创建,擦亮了“千年古镇,水韵坟台;森林城镇,果桑之乡”的地方名片;随着具有古镇人文特色的文明复兴,打响了“千年名古镇,厚道坟台人”的广告词;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坟台镇又将唱响“文明集镇,唢呐之乡;文化名镇,诗画殿堂”的主旋律。
将来,坟台镇党委、政府将带领全镇人民,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达到社会稳定、市场活跃、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群众安居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坟台镇村级区划一览表
行政村名称
|
基 本 情 况
|
坟台村
|
辖13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人口8172、耕地6069亩
|
镇北村
|
辖15个自然村、18个村民组、人口5711、耕地8868亩
|
镇西村
|
辖11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人口5332、耕地6058亩
|
板桥村
|
辖20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人口6537、耕地6726亩
|
关营村
|
辖14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人口5277、耕地6525亩
|
双钟村
|
辖20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人口4991、耕地7646亩
|
林庄村
|
辖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人口4268、耕地5423亩
|
孙庄村
|
辖8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人口4051、耕地6249亩
|
前冯村
|
辖13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人口6607、耕地8186亩
|
大丁村
|
辖16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人口4822、耕地8391亩
|
陈寨村
|
辖15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人口6317、耕地9948亩
|
张寨村
|
辖17个自然村、21个村民组、人口5901、耕地8814亩
|
韩寺村
|
辖11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人口3995、耕地6014亩
|
民族村
|
辖15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人口5356、耕地7690亩
|
陶阁村
|
辖12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人口4613、耕地6176亩
|
陶楼村
|
辖15个自然村、18个村民组、人口6170、耕地9744亩
|
赵桥村
|
辖16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人口4545、耕地6520亩
|
|